服務熱線
021-39889996
021-39889995
11月30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肇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環境上市公司峰會”召開。
澎湃新聞從峰會上獲悉,目前全國128家央企中,涉足生態環境產業的央企有53家,包括中節能、光大國際、三峽集團、葛洲壩、中車等等,幾乎涵蓋了環保產業的所有細分領域。本文由上海宏東轉載發布,本公司專業生產磁力泵,排污泵,隔膜泵,高溫油泵,多級泵,立式多級泵等;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從細分行業來看,參與水處理的企業最多,有28家央企開展了各類水處理業務,包括工業廢水處理、農村分布式水站處理和城市傳統水務。”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說,我國面臨城市水環境管理重大戰略轉折期,表現為從追求工程結果到關注環境效益的轉變,從點源控制到面源控制的轉變,被動防治到主動修復轉變,這就為參與環境治理的企業提供了新領域、新技術、新工藝。
以當下污染防治攻堅戰主戰場之一的長江經濟帶為例,三峽集團早已參與其中,從“開發長江”轉向“保護長江”;大型清潔能源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負責人也在峰會上透露,將參與其中,成為參與長江大保護的主要央企之一。
隨著“水十條”的頒布實施,“懂水熟電”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建)一頭扎進了水環境治理的大潮里。2016年初,中電建中標深圳茅洲河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據中電建華東院華南區域副總兼環境生態院副院長余浩介紹,2016年至今深圳市累計投資水環境綜合整治業務超1000億元。
“原來深圳的治水以民企為主導,當時的治水是多點治水,治水導向是以工程建設為目標,但2015年底后不再是以工程為目標,而是以效果為導向,也即不僅要完成工程目標,更重要的是要使水質得到改善,確保考核斷面達標,這種導向的轉變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浩說,“參與環境治理的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夠在細分行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央企的進入,使環保產業出現新格局。上市公司瀚藍環境總裁金鐸在峰會發言時分析稱,近年來我國處于環境集中整治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配置,央企的進入承擔了資金調度、資源整合的任務。同時,環保民營企業在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環境治理經驗,因此,即便國企進軍環保行業,民企也有其自身的優勢。
金鐸說:“中國的環境治理從集中整治正逐漸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在這種形勢下,環保行業具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可以容納國企、民企乃至外資企業在這個發展空間中共生共榮。”
北控水務副總裁王助貧在發言時說,當下中國的環保市場很大,每種性質的企業都可以在其中尋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但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點,還在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民企和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的技術和效率以及創新能力是有別于國企、央企的,創新性企業一定才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驅動力。”